“昆蒙框架”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到2030年至少保护30%面积的陆地,即陆地30目标。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保护森林无疑是实现陆地30目标的关键一环。
近日,NRDC国际项目主任Amanda Maxwell与NRDC北京办公室的同事一起拜访了北京西山试验林场,与国家林草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履约处处长郭瑜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规划监测中心副主任张峰、西山林场管理办公室副书记白正甲和西山林场管理办公室经营科和资源保护科的工作人员,围绕《联合国森林文书》履约示范点建设、森林保护、修复与可持续经营进行交流,并考察了林场松栎混交林近自然经营示范区、自然体验步道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建设情况。
本文原载于《中国经济导报》,经授权转载,作者为NRDC中国生态保护项目主任华宁。
北京市近郊的西山林场植被茂密,物种丰富,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西山林场是我国《联合国森林文书》履约的示范单位之一,也是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之一。林场实践的成功经验和面临的挑战反映了我国森林保护、修复与可持续管理的现状。
森林管理目标:从增量转向提质
如今草木繁茂的西山,在60多年前曾是光秃秃、水土流失严重的碎石山。为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构建北部绿色生态屏障,西山开始了植树造林。经过三代人的努力,西山的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4.7% 增长到了93.29%,目前有植物517种,野生动物100多种。
西山森林的转变来自于森林管理理念和实践的转变。过去,林场工作人员在造林调查时照搬原苏联的办法,采用罗盘仪直线方格区划林班界。这种方法不能因地制宜,且费时费力。而今,工作人员根据不同地势和立地条件,对人工林进行森林经营精细化管理,调整森林结构,适地适树。在松栎混交林近自然经营区,工作人员培养目标树,通过间伐、择伐干扰树(如劣质木、病虫木等),保护生态树,补植保护幼苗幼树。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森林质量,增强了森林的碳汇能力。
林场工作人员介绍近自然修复方法@HN
从保护面积上看,到2030年我国能够实现陆地30目标。但“昆蒙框架”提出的陆地30目标,不只是要求保护面积达标,还要求保证这些面积得到有效保护与管理。
国家林草局森林资源管理司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我国森林面积大,但质量不高,树种树龄结构不尽合理,单位面积森林蓄积也很少,这是我国森林经营面临的一大挑战。而通过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就可以增加森林蓄积、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根据NRDC与林科院森环森保所开展的研究,西山林场这种乡土树种混交的近自然改造和经营方式是目前国内多地在实践的主要森林修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提升森林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
为助力我国高质量地实现陆地30目标,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与规程的技术指导下,西山林场的森林保护与修复经验可以在全国更多地方因地制宜、因林施策地开展。
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综合治理
在西山林场的近自然修复与经营区域,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生物群落以及合理的郁闭度[ 森林中乔木树冠在阳光直射下在地面的总投影面积与此林地总面积的比],保证了日光可以充分地从顶部的树冠一直照射到低矮的灌木和草地。考虑到北方山区全年大部分时间比较干燥,林场还依山势与地形,就地取材,建造沟渠水池,让雨水可以充分地滋养林中生物。一些自然断裂的朽木也留在了林中,成为腐蚀性动物和真菌的繁衍地,肥沃了土壤。这种经营方式也促进了完整食物链的构建,野生动植物数量不断增多。
了解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综合治理@HN
NRDC与林科院森环森保所的合作研究建议,在造林、再造林与森林修复的过程中,需要把森林和其中的动植物、土壤等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综合治理,以提高其生态、气候、社会效益和防护功能。而当工作人员用综合治理的方式去看待森林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时,自然就会在管理上精细化,尽可能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在西山林场,为防止害虫在秋冬季节爬上树,吸干树木养分,工作人员专门在主树干上缠上黄色的胶带,目的是让害虫无法爬过光滑的胶带,避免对树木造成伤害。在实践中,工作人员发现这个胶带的宽度也是有讲究的。如果太宽,会阻碍松鼠爬上爬下。既要防虫,也要保证松鼠的自由生活。
西山林场不使用对生物多样性有害的化学杀虫剂,而是利用物理和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正是基于多功能综合治理的理念。这种科学的病虫害管理方式也有助于实现“昆蒙框架”的另一个目标,即到2030年将农药和高危化学品的总体风险降低50%。
探索参与式保护与管理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森林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清新的空气、清洁的饮水和食物,还提供了游憩、康养等文化功能。在保证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西山林场管辖区域内约10%的面积专门规划成国家森林公园,向公众开放。
在西山林场的自然科普步道,从双语互动解说导览系统的设计,到就近取材的石子铺设的步道,再到专业的科普讲解及设备的提供,让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在尽量保有自然原真性的同时,通过自然体验与自然教育活动,满足了城市人群走进森林休闲娱乐的需求,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为活动对森林的干扰,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西山林场自然步道解说牌@HN
我国正在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这一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实行分区管控的原则,以林场为基础设立的森林自然公园,在不超过生态承载力且符合森林经营方案的前提下,允许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但这对保护地的规划和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规划中,哪些区域,以什么样的比列可以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管理上,如何管好进入自然保护地的人和人的行为。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有待积极探索。
西山林场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除了培训志愿者外,他们还设计了松果形象的吉祥物“西西”徽章,计划通过社区共建项目让更多公众帮助维护参观秩序、景区卫生和协助开展自然教育、自然体验等活动。西山林场所践行的这种共管理念也是“昆蒙框架”所倡导的。
结语
在过去的一年里,NRDC中国团队启动了“昆蒙框架目标实现之路”系列研讨和研究。其中,围绕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友好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与可持续管理,NRDC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环森保所一起开展研究,并支持国家林草局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与生态监测中心成举办了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友好森林修复国际研讨会,提出政策建议供相关司局参考。
在本次与林场的交流中,工作人员提出,希望能通过国际合作与国内交流,更多地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这也是在森林修复国际研讨会上基层林草部门反映的一个重要诉求。
NRDC将继续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在基层林场选点开展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友好森林保护、修复与可持续管理能力建设项目,帮助提升基层林业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并通过经验交流促进相关最佳实践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