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大会天津会谈的声明

2010-10-09 作者: 杰克·施密特

天津会议的关键词:矛盾

在天津,各国在谈判中热议应该做出怎样的承诺,然而实际情况看来,各国在国内已经积极地行动起来了—- 减少排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并在减排信息上做到更公开、透明

在天津会议的大厅,你或许会感到似乎没有任何变化在发生。然而我们跳出会谈本身,而去实际考察节能减排的第一现场,你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画面。比如,中国正认真讨论将新的温室气体强度目标放入“十二五”计划中并同时在积极探讨减排信息透明化。我们也看到,印度也在国内大有作为,美国也正继续其现行的减排方案

清洁能源使用已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但本次谈判代表们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可带来的经济、环境和领导力机遇。

这让人感觉我们被困在了还在讨论是否应该从用马做交通工具过渡到汽车的19世纪,而不是在这个应该讨论如何提倡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21世纪。在未来二十年,随着各国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清洁能源行业将产生价值13万亿美元的市场。这绝不是纸上谈兵,这个市场正在茁壮发展中。例如,我们参观了天津附近的一个项目—- 在燃煤电厂采用碳捕获和封存(CCS)技术。我还参观了CODA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和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他们生产可应用于运输和电力行业(包括可再生能源存储)的高级蓄电池。

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但是气候谈判如此缓慢的进程会让人产生错觉 我们在做出应对决定之前还有大把的时间来达成共识。我想说的是,尽管从国际谈判中寻求正确的信号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不能望着罗马失火而坐视不管

行胜于言。各国代表聚首天津,为的是尽可能化解分歧,为下一步的坎昆会议缩小需要重点讨论的议题范围。天津会议上,尽管在很多议题上谈判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有些国家却也不忘从中作梗,阻挠我们达到需要在天津会议上实现的目标。如果到坎昆部长级会议之时这种行为还在延续,那么部长们恐怕是要被扔鸡蛋了。没有人希望看到坎昆会议以失败告终。

部长们有力量也应该发挥这个力量来引导谈判代表,让他们停止继续设置路障,并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在亟需解决这些矛盾并为坎昆会议寻找解决方案。所有国家都需要拿出行动力来。他们需要通过两个标准来思考他们在坎昆会议上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并达成什么样的协议——标准一:协议是否能在短期内带来实际行动;标准二:如果你不同意一个方案,那么做怎样的调整才是能接受的。

对任何问题都回答“不”或“我们不同意”的态度,显然不应该主导坎昆会议。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