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同发展共繁荣

2012-07-04 作者: 杨富强

改革开放近35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令世人瞩目。中国是世界一个生气勃勃的组成部分,国际的形势发展也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中国可持续发展 之路深植于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也将推动和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从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到1992年里约日内卢联合国 环发大会,从2002年约翰里斯堡的联合国峰会到2012年重回里约日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也称里约+20大会),国际社会对近代百多年的发展进行 了深刻的反思、觉醒与行动。世界与中国几十年的发展进程充满曲折和艰辛, 二十年后,面临的挑战却更为严峻。

2012年6月20日-22日在巴西里约日内卢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落下帷幕。在里约联合国大会上,有98个国家领导人到会发言,几百个部长级官员 参与谈判,1500多个国际工商界CEO参加讨论,参会人员40,000多名,组织了几百场边会,会议盛况空前。据有关统计,在大会上各国做出的承诺和行 动有几百个,估计资金达到50多亿美元。各国NGO踊跃参与大会发言和讨论,展现民众的力量。大会最后形成共识和文件。尽管对大会的结果有不同的评价,最 重要的是,里约+20大会提供了一个平台,酝酿和储备着更深刻广泛的变革力量和行动。里约+20大会不仅需要会议文件并加以贯彻实施,更需要的是全社会的 行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政府积极、认真、严肃、全面地履行其签署的国际条约,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和学习,实现承诺。中国将履行国际条约和国内的法规制定和实施结合起来,产生 了显著的效果和影响。国内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的制定与国际条约相衔接,互为约束和促进。中国是履行国际条约并取得成效的国家之一。1992年里约联合国环发 大会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包括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文件《21世纪议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防治荒漠化公约》。中 国是联合国中第一个完成国别《21世纪议程》的国家。中国21世纪议程全面、综合地阐述和制定了发展目标、规划和行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发挥了重要的有建设性的角色和作用。中国与所有缔约方一道,推动了《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制定和实施。在近年的谈判中, 尤其是德班会议以后,中国在推动2020年后新的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变化条约上,发挥积极的领导者的角色。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作出允诺,2020年 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将碳强度减少40-45%的目标。中国在2005-2010年里强制性地实施了20%节能强度目标,减少了15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 排放。2011-2015年,中国继续贯彻16%能源强度和17%碳强度的目标,预计可以减少17亿吨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活动强度的不断加大和环境的变化,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峻的威胁。中国政府积极履行《生物多 样性公约》,推动和促进国内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行动。中国已编制多个保护计划,从源头上严格把关,完善相关法律和管理体制,在国家和部门的发展规划中,将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为重要的一项任务。中国已建立了2531个自然保护区,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2%,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保护森林和湿地,中国森林 资源年均增加400多万公顷,是世界上森林资源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家法律法规,公民的意识行动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 高。重视珍稀濒危物种和遗传资源移地保存,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上恶化的趋势有所缓解。

中国在遏制土地荒漠的努力走在世界前列。在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中,中国政府将国际公约的要求与国内的迫切的行动结合起来。中国是土地荒漠化最为 严重的国家之一。1999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9%,其中土地沙化面积174.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18.3%,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中国政府制定了长远的治理土地荒漠化的规划,积极汲取国际的经验和教训,将地区经济发展与治理荒漠化结合起来,把当 地实际情况与具体有效的措施结合起来,把生态体系建设与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结合起来。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沙化土地面积开始出现净减少,恶化的趋势得到 遏止。2000-2004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416平方公里,与90年代后期年平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相比,转变为年均缩减1283平方公里,总 体上实现了从扩展到缩减的历史性变化。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个别地区的荒漠化仍日趋严重。

在里约+20大会之前,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总结了2000年以来中国在社会、经济和环保的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和进 展。中国的NGO组织也同时发表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和思考 1992-2012:民间社会的视角》,从民间组织的角度,评价了中国取得的巨大进展以及教训,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和政策建议。2012年里约日内卢联合国 可持续发展大会把“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作为两大主题,将“评估可持续发展取得的进展、存在的差距”“积 极应对新问题、新挑战”“做出新的政治承诺”作为三大目标。一年多的谈判和三天国家首脑大会,虽然最后折中平衡,取得共识,完成了大会的文件,但与会前确 定的两大主题和三大目标的要求相比,会议结果差距明显,雄心不够,力度不足。可持续发展之路怎么走?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

中国的榜样是有说服力的。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背后,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比许多国家大的多。中国经济2012年处于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收入仍然排名百位 之后。按联合国的贫困线标准,中国仍有1.22亿人需要脱贫。中国现有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无以为继,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恶 化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的遏止和扭转。环境和生态系统破坏的损失惊人,约占年GDP的7-11%。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差距和阶层收入差距过大是社会稳定发展 的隐患。民众幸福感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和世界贸易环境恶化,阻碍了中国经济增长后劲的提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碳排放仍在快速上 升,2020年估计占全世界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25%以上。中国如何在今后十年或二十年中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中,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 题,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水平。

中国不仅努力促进国内的可持续发展,也要十分重视中国在发展中的国际外部性问题,履行相关的国际条约,例如海洋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空气质量和气候变 化、跨国界水资源利用开发、出口产品的安全环保和低碳标准等。在世界共享可持续发展带来的繁荣时,要将援助重点放在目前世界上48个最不发达国家,使生活 在贫困线下的13亿人口脱离困境,共同走繁荣富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为后续的有几十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榜样,也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和政治 的格局,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如果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受挫失败的话,世界的发展前景将是暗淡的。

关于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