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春
国际汞公约提出逐渐取消和减少汞使用,中国作为最大生产、使用和排放国却困难重重
被称为“水俣病” 的汞中毒发生于1956年的日本水俣市,造成了3万人中毒,千余人死亡。图片来源:loopoboy 2.0
从今以后,水银体温计和血压计就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
被称为“水俣病” 的汞中毒发生于1956年的日本水俣市,造成了3万人中毒,千余人死亡。1月21日,147个国家在长达4年的系列谈判后,达成全球首个汞排放公约——《水俣公约》。
公约要求含汞的体温计、血压计和荧光灯在内的多个含汞产品,在2020年前退出市场或达到规定的汞标准。同时,也要求限制燃煤电站,工业燃煤锅炉,有色金属冶炼,以及水泥制造业等行业中汞的排放和利用。已有汞矿要在15年内全部关停,新汞矿不能再批。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汞生产国、使用国和排放国。但是,专家和行业人士都表示,条约比较宽松,中国在约束最严的制造业压力不大,真正的难题,在产品使用回收环节,以及燃煤、有色金属冶炼等的排放控制。
中国喜忧参半
行动积极的涉汞企业,早在2009年听闻国际谈判风声后,就逐渐开始调整了。
张弘是北京地球村化学品安全与环境项目组顾问。他对中外对话说,现在中国新产的电池基本无汞或低汞化了;荧光灯的汞含量标准也已经很低,行业压力不大;含汞温度计和含汞血压计,要3-5年后才限制生产使用,现在中国已经在做替代产品的试点,医疗产品行业整改的时间相对宽松。
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对中外对话说,出口欧美的荧光灯早些年就已经按照规格较严的欧盟标准生产,“目前全球80%以上的荧光灯在中国生产,中国掌握了最先进的荧光灯制造技术,从技术上来说,全行业从液汞到固汞的转换,是没有问题的。”他说。
但中国要想在2020年顺利达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替代产品研发有待加强,使用和回收环节汞污染控制、燃煤和有色金属冶炼中汞排放控制等,都还没有可靠的应对方法。
王军说,荧光灯目前还没有合适的替换材料。2011年9月,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主办的一个行业发展会议上,提出了三类荧光灯的发展指标。例如,到2015年的6月1日,一只紧凑型荧光灯(节能灯)的汞使用量将从今年的2.0毫克降到0.6毫克。“要达到这个标准,还需要提高研发力度。”
比起生产,汞污染在使用和废弃环节更难控制。
产品毁坏后,汞掉到地上,在常温下就能挥发进入空气。大部分使用者对汞的危害没有认识,不能及时有效处理;废弃产品回收难度也很大,而且处理成本高。王军说,在荧光灯制造行业,目前国内只有4-5家企业有先进的汞回收处理设备,部分龙头企业和政府部门召集回收。
“中国的废弃灯具回收成效不大,对民众的动员能力也不够,现在几乎已经放弃节能灯的回收。政府和NGO需要有所作为。”张弘说。
与此同时,要实现无汞产品替代,也有困难。
荧光灯可以用LED灯来替代,位于产业链末端的医疗系统,也可以采用电子体温计和电子血压计,这是一个趋势。
“但是,国家需要舍得投入资金支持研发和推广,”张弘说,“现在的电子血压计,测不到超低压,这在实际工作中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到目前为止,电子血压计试点医院急诊室和所有的急救车内,都要求至少配置一台水银血压计。”
转型过程中最大的成本还不止于此。生产企业转型后的人员转换,以及医疗系统管理方式、设备教材替换,人员培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张弘说,燃煤也是中国汞排放的大头,目前没有国家统一的控制计划。调查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的燃煤电站和燃煤锅炉的汞排放,占中国总排放量的50%以上。金矿方面,中国小金矿众多,管理难度大,张弘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高级律师戴维·莱纳特都认为,控制的效果不敢保证。
汞公约和汞的难题
全球汞公约的讨论,前后持续了多年。各国在2009年全球第25届部长级环境论坛上达成共识,进入正式谈判阶段。
在此之前,美国的抵制态度是主要的障碍。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出现180度的大转弯。新总统打出“减汞牌”,也为公约谈判扫清主要障碍。
公约虽已达成,最后实施效果,还存在特定的困难。
从公约的不足方面来讲,张弘说,公约没有对污染场地的处理提出要求,是一个疏漏。 戴维·莱纳特对中外对话说,公约对空气中汞排放的限制条款不清,时间也太宽松了。
同时,戴维·莱纳特也说,在公约达成以后,各国面临的挑战是不同的:
美国行业限汞措施做得比较到位,但是州和州之间差异很大,现在急需的,是国家层面的统一要求和管理;对中国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控制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汞排放;印度的制造业不发达,但是燃煤汞排放很多,其燃煤电站的排放控制,应该引起重视。其他国家,最大的汞排放源,是金矿开采。
2013年10月,各国将齐聚日本水俣市,签订最终的书面协议。到时候,各级政府部门就要把承诺落实到法案和行动上。但是,“企业是不能等的,他们需要马上行动,制定计划,改变原来的生产策略。”戴维·莱纳特说。
按照合约规定,全球环境基金将专门建立一个信托基金,由减排压力小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出资,用于支持发展中国家在履行公约时的能力建设和技术支持。如何分配和利用资金,也是公约签订以后面临的一个挑战。
汞污染自身的难题在于,它是世界典型的公害病之一,不知情的情况下难以防治。
汞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能破坏人大脑和神经系统。很少量的汞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导致婴幼儿大脑发育不良,成人血压紊乱、肢端麻木以及神经异常等。汞在常温下即可蒸发到空气中,随降水进入水体,又可变成有机汞进入生物体,且几乎无法排出,随生物链传播。其危害既是全球性的,又是累积性的。
20世纪中期,日本水俣地区曾发生严重的汞污染,成为全球知名的环境灾难。在这次灾难中,工厂向水俣湾排放大量的有机汞,污染了水藻。小鱼吃水藻,大鱼吃小鱼,有机汞沿着生物链逐渐累积并进入人体,引起大范围中毒。发病起3个月内有半数重症者死亡,孕妇中毒胎儿则出现天生弱智。汞中毒也因此被称为“水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