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客由陈晗、Jessica Norris、Lily Hartzell和冯晓畅共同撰写
中国将于4月25至27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级别代表参会。本届高峰论坛将是外界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多来取得成果的良机,还将为未来的投资项目提供更具体的目标和实施路线。
图片来源: UN Environment Management Group
绿色“一带一路”
在2017年第一届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环境保护部、外交部、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源合作愿景与行动》中提到要落实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促进各国清洁能源投资和开发利用,积极开展能效领域的国际合作。环境保护部还在同一时间发布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强调“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合作将有力促进沿线国家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环境目标,推动生态环保合作是践行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根本要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需求有望持续增长。据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项目(简称“绿色带路项目”)近期发布的报告《“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发展合作路径及其促进机制研究》预测,2020年至2030年,以“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别发布的可再生能源装机规划目标水平为基础,沿线 38 个国家的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有望达到 644GW,风电、太阳能总投资有望达到6440亿美元。不过,目前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面临融资难、电价低、政策支持不足等诸多挑战,成为沿线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障碍。评价是否成功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应该是“一带一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各国拓宽获取低碳能源的渠道。
尽管中国已经为海外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了一些融资,但远低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的融资规模。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波士顿大学的报告指出, 2014年到2017年间,在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领域政策性银行贷款中,43%流向了油气和石化项目,18%流向了煤电项目,太阳能项目和风电项目获得的贷款分别仅占3.4%和2.9%。煤电、核电和水电贷款总额几乎是太阳能和风能项目总额的7倍。作为对比,世界银行的能源类贷款中,有25%用于可再生能源(不包括大型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混合项目)。
此外,2015年至2017年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领域的新建项目直接投资和收购中,风电总额为55亿美元、太阳能总额为70亿美元,而燃煤/油/气电厂的总投资额约为335亿美元,其中大多数为煤电项目。
实际上,通过带路沿线国家扩大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潜力巨大。在此我们列举了一些中国参与的海外可再生能源项目:
• 晶科能源与日本丸红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合作开发的Sweihan光伏项目,其中包括与阿布扎比水电局签订的25年购电协议(PPA);
• 国机集团与美国通用电力公司在肯尼亚凯佩托合作开发的102MW的风电示范项目;
• 中国进出口银行担保、上海电建集团牵头建设的阿根廷高查瑞(Cauchari)300MV的光伏电站项目 ;
• 丝路基金购买上海电气与沙特 ACWA 光热项目股权;
• 鉴衡推动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国际标准互认体系等。
在汇总NRDC和其他来源数据的基础上,本博客梳理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其他相关国家在太阳能、风能和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上的合作。合作形式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贷款、中国企业海外收购和股权投资、中企工程总承包(EPC)以及设备出口等。尽管下列数据并不全面,但这是我们试图为外界展现目前中国可再生能源海外发展趋势的首次尝试。
中资银行:海外能源投资项目贷款
中国参与海外能源项目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主要为中国政府政策支持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商业银行虽然有一些也是国有银行,但在贷款决策方面相对更商业化。
Source: NRDC
在过去6年中,单个项目的大部分融资都流向了煤电领域。在各类能源项目中,煤电是唯一一个政策性银行贷款总额超过商业投资总额的能源种类。虽然风能和太阳能都通过项目贷款获得了支持,但与煤炭的融资额相比,可再生能源的资金支持依旧较少。许多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电厂已可以与燃煤电厂相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煤炭项目可能会成为“搁浅资产”,不仅会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财务损失,同时也会对当地社区造成环境污染。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将有助于促使资金流向更可持续、更清洁、更低碳且利润更丰厚的能源。
Source: NRDC
近年来,特定可再生能源项目获得的贷款和保险支持已有所增加,2018年是迄今为止以美元计投资额最高的一年。从2015年到2016年,商业和政策投资总额均有下降趋势,但自2017年开始可再生能源投资恢复增长,2018年更是出现了显著增长。未来几年投资是否会持续增长仍有待观察。这些可再生能源项目获得的政策贷款大多数是由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几家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提供的。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成本继续下降,中国商业银行对海外可再生能源投资的增加似乎反映出可再生能源项目盈利能力与日俱增。
Source: NRDC
据公开数据,中国金融机构支持了多个带路沿线国家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其中包括阿联酋和巴西,这两个国家都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但中国可再生能源海外投资的目的地并不局限于带路沿线国家,获得中国金融机构支持的特定可再生能源项目大多位于澳大利亚和美国,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更是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
中国商业银行的可再生能源投资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政策稳定性较高的国家。通过提供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税收减免及其他政策激励措施,这些国家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创造了更为优越的市场环境。尽管东南亚等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合作潜力大,但吸引中国参与该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激励措施仍较为匮乏。有关方面已就此做出了一些努力,例如东盟能源中心(ACE)和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建议在东南亚国家提高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补贴。
Source: NRDC
尽管目前带路沿线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获得的中国融资和直接投资份额较小,但如果适当的政策到位,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扩大对海外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的潜力非常大。目前,正在阿根廷建设的Cauchari太阳能电站,初期将有300MW的装机规模,二期将扩大到500MW。这一耗资3.9亿美元的项目主要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资金,上海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牵头建设,使用的是中利腾辉提供的太阳能组件。
项目建成后,阿根廷预计将减少约32.5万吨的碳排放,并有望在2025年实现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结构比例20%的目标。该项目也体现了中国和阿根廷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紧密合作。阿根廷推出的的RenovAr可再生能源计划及其面向太阳能项目的上网电价政策会进一步吸引中国投资。
显然,对政府基金和中国企业来说,可再生能源投资都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是帮助各国实现《巴黎协定》下的清洁能源目标的重要手段。
设备出口和海外制造中心
除了向海外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之外,中国也是全球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供应方。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7年,中国向日本出口了15 GW的太阳能电池板。中国太阳能设备的其他主要进口国还包括美国、荷兰和印度。中国对巴基斯坦、南非和美国等国的风电设备出口也同样引人注目。
光伏方面,晶科、阿特斯、协鑫、隆基、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正泰等公司分别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德国等国家建立了太阳能电池和模板生产基地,形成了连接中外的高端太阳能设备供应链和市场网络。
Source: BNEF
海外工程总承包(EPC)
EPC领域,中国电建集团、葛洲坝集团等企业先后在老挝、尼日利亚、加纳、几内亚等国开展可再生能源EPC项目。光热方面,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在摩洛哥合作了一个光热发电项目。
所有权/收购
项目收购是中国企业参与海外能源发展的另一种方式。2007年至2017年,中国企业在海外收购了2300 GW的电力项目,大部分是煤电项目,也有少部分太阳能、风能和水电项目。 风电方面,中国电建参与了巴基斯坦大沃风电项目的开发和工程总承包(EPC)。包括中国三峡集团、中广核、中国国家能源投资集团、金风科技、远景能源、明阳智能等多家中国风电企业在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参与了风电项目的投资和建设。
Source: BNEF
结论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再生能源合作潜力巨大。中国已形成以海外EPC、海外建厂、海外并购、海外研发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国际开发合作模式;形成了以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中俄蒙经济走廊、中非合作等为重点的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基础。
毫无疑问,可再生能源投资具有经济性,可以盈利,而且对实现我们的气候目标至关重要。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发展也符合中国自身利益。许多发展中国家需要发展其能源基础设施。在可再生能源项目盈利能力已经超过煤电项目,且后者还会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这些国家也应立足长远,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已开始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眼下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扩大规模,以应对这个时代最棘手的环境挑战——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