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保护良法善治”系列活动第五期研讨会

2021年09月28日

图片 @Clovis Wood on Unsplash  

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共同主办的“野生动物保护良法善治”系列活动第五期研讨会于9月28日举办。为迎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召开,本期研讨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围绕国际野生动物犯罪前沿趋势、相关涉外执法与司法实践经验以及国际司法协作框架与流程等内容进行了交流。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总工程师尹峰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总工程师尹峰主持会议。他指出,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需要贸易链上的各个国家乃至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在COP15于云南召开之前举办此次研讨会,有助于提供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的中国经验、推进生物多样性全球治理。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教授、国家林草局濒危野生动植物犯罪研究所副所长姜南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副教授、国家林草局濒危野生动植物犯罪研究所副所长姜南对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DOC)2020年出版的《世界野生动植物犯罪报告:非法贸易濒危物种2020》进行了全面解析,并介绍了新近出版的报告中文版本。 

NRDC参与编译的《世界野生动植物犯罪报告》 

他表示,《报告》分析了1999-2018年间全球149个国家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案件罚没数据,提供了犯罪情报分析、金融调查法、犯罪网络分析法等可供我国借鉴的野生动植物犯罪情报分析新方法。报告提出的加强部门协调与合作、鼓励公众参与等建议也有助于健全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同时,报告介绍的全球濒危物种非法贸易的规律特点与发展趋势,也有助于我国执法机构明确国际执法合作重点,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 

海关总署缉私局国际执法合作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王蓓菁(左),海关总署缉私局国际执法合作处四级调研员雷雨田(右) 

海关总署缉私局国际执法合作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王蓓菁的发言以打击濒危野生动植物走私国际执法合作为主题。她首先介绍了我国打击濒危野生动植物走私国际执法合作的概况。接下来介绍了外交、刑事司法协助、警务合作、海关合作、非政府国际组织合作等缉私国际执法合作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并结合实务经验分享了典型案例。 

司法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政府律师张晓鸣 

司法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政府律师张晓鸣从国际法治视角出发,对打击跨国野生动物犯罪适用的国际司法协助条约进行了深入讲解。他介绍了引渡条约、刑事司法协助条约、犯罪收益与资产的返还和分享协议、被判刑人移管条约四类国际司法协助条约及各自主要职责,并重点强调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打击跨国野生动物犯罪中的关键作用。他还指出,在用足用好我国政府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建立的条约关系网络的同时,还应使条约与国内法律体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相关机构与部门需要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 、博导、所长秦天宝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秦天宝所长对几位嘉宾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打击非法野生动物贸易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UNODC)的报告揭示,全球范围内的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存在流动性,会寻找和突破贸易链中法律和执法的薄弱环节。一国的良法善治将是防范和遏制这类犯罪的有力保障。我国执法部门已经开展了许多相关国际执法合作实践,未来这些宝贵经验还需要上升为法规机制层面的完善。 

在互动环节,嘉宾还针对观众所关心的如何进提升全球非法爬行动物贸易管控力度、海关缉私部门未来如何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